教学,于琢磨中精进;教师,于指导中成长。为进一步推进“范导式教学”课堂教学研究,探讨“双减”背景下课程改革的路径,研究推进课堂转型的新方式,探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质增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倡导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关注教学过程、关注差异、关注创造,为不同个性特长、不同课程学习、不同素养培育提供多样的评价依据,9月14日上午,圩塘中学开展“范导式教学”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常州市教科院朱志平博士工作站专家和项目实验学校领导、同事走进圩塘中学,开展新一轮“范导式教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走进课堂 精准把脉
本次活动共听取了道法、历史、数学、化学、物理五门学科五位老师的展示课,采取分组听课、交流指导的方式进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徐萍校长带领学校行政人员及相关学科教师积极听课,与专家们一同深入课堂,进行“沉浸式”课堂体验,真切感受“范导式”课堂教学氛围。
五位授课教师紧紧围绕新课标要求、立足班级学情,结合范导式教学“四要素”,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的专家和老师们从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到每一个细节,他们细心观察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将亮点与不足一一记录。
精心评课 高位引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后,评课环节中,各学科专家与授课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发掘优点,肯定其教学亮点和教学特色,同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中肯的建议。专家们从课标的把握,真实性情境的设置,发展性任务的课堂教学,再到通过师生多元化意义协商,最后学生创造性应用所学知识等方面进行评课议课,点评精准。他们希望老师以范导式教学主张的研究为抓手,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授课老师们虚心听取意见并交流自己的观点,在研讨中不断反思、总结、收获。
朱志平博士工作站专家团队还指导各项目学校要进一步研究“范导式”教学四要素,把研究真正落实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听懂、学会、会悟,教师要处理好进度和教学的关系,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真正内化为学生知识认知。相信通过此次活动,我校教师们对“范导式教学”又有了新的收获与思考。圩塘中学将借助本轮研讨契机,进一步将基于高效课堂的范导式教学落到实处结合学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积极研究,打造更精彩的课堂,助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摄影:戚伟红 撰稿:周楠 审核: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