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总结者得其智,善分析者得其谋”。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探究课堂提质增效的途径,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11月17日下午,河海实验小学(黄河路校区)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三楼录播教室,开展语文教研活动。
魅力课堂展风采
本次教研活动第一个环节为课堂展示,由吴佳利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搭船的鸟》,课堂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观察”展开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而可以用所学的观察角度、方法写下观察所得。吴老师的课堂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学情,字词教学贯穿始终,围绕“跟着作者去观察”的学习任务,分别从学观察角度、习观察方法两个方面展开本课时的教学。
课堂伊始,吴老师从单元要素着手帮助学生提炼出“观察”并设置情境邀请学生化身小小观察员,顺势导出课题。接着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发现文章细致观察的事物,从而提炼出“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的观察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调动多种感官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教学任务二通过“翠鸟”的描写段落赏析,帮助学生理解抓住主要特点和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方法,小组合作完成观察评价表,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最后课堂教学回归基础生字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羽、翠”区别和教师范写,学生当堂书写,既巩固了本课学习的观察方法,又达到了掌握生字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吴老师紧扣教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和学生互动的优势,充分展示了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魅力。课后,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交流研讨促成长
精诚交流促发展,扎实教研助提升。展示课结束后,吴老师分享了此次教学设计的思路,对本次课堂展示进行了教学反思。评课环节,四年级组、五年级组、六年级组,分别从教学环节设计以及学生活动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和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通过互动交流总结了经验,提升了自我,评课过程呈现出了互帮互学的良好教研氛围。我们相信,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
质量分析明方向
活动第三个议程为4-6年级语文教研组长进行期中质量分析报告,针对这次期中调研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讲解未来教学工作的调整方案。
经验分享促成长
活动第四个环节,由陈旭琴老师分享语文教学心得,陈老师将自己多年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从精心备课是前提,课堂学法指导以及作业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尤其是陈老师巧用家校联系本,从一年级的拼音对话,到高年级的写诗案例等等,无不让人惊叹陈老师对于教育的用心。陈老师的分享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教研活动的开展,既是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研讨、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在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教师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收获。河海实小将继续坚定地在如诗如画的教研途上,共研共学,向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