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新北区运河思政"江南燕语"品牌活动首场"大手拉小手 共上思政课"在奔牛镇润土瓜蔬合作社精彩启幕。
田间课堂探奥秘:土地里的思政课
"听,这是土地在歌唱!"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张道衡的带领下,常工院的哥哥姐姐们牵起九里小学孩子们的手走进张道衡伯伯的润土瓜果园共上思政课。他们一起聆听土地故事,在实践中探索土地的奥秘;他们一起追星,追张伯伯这颗星。这场"行走的思政课"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将自然知识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感知劳动价值,厚植乡土情怀,让思政教育"沾泥土、带露珠"。
友谊丰碑传薪火:跨越四十载的精神传承
20世纪80年代初,九里附近原有矛盾的两村村民化干戈为玉帛,1985年,村民携手少先队员共同建起了一座 “红领巾友谊碑”。40年来,“友谊碑”的故事不断传扬,“友谊碑”的精神也在不断深化内涵、拓展外延。今年,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九里小学结对共建、共上思政课,情景宣讲《友谊碑的故事》传唱着经久不息的友谊之歌。现场,学院还向九里小学捐赠了一批图书,这些图书将化作友谊与知识的桥梁,陪伴孩子们在阅读中传承精神、启迪智慧,让“友谊碑”的光芒在书香浸润中持续闪耀。
双河对话:江河奔腾中的家国情怀
"长江长江,我是运河!"大学生与小学生宣讲团以“双河对话”的创新形式,共同讲述长江和运河的故事。从运河千年航运的繁荣历史,到长江奔腾不息的壮阔景象;从江河孕育的璀璨文化,到沿岸人民守护生态的担当。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将地域文化、生态保护、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大小宣讲团以青春之声、童稚之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祖国山河的守护责任感,让思政教育既接地气又有生气。
此次“大手拉小手 共上思政课”活动,以田间地头为“活教材”,以历史丰碑为“传声筒”,以江河故事为“共鸣腔”,让大朋友与小朋友在互动中同频共振。这份跨越年龄的“思政之约”,将继续以“大手”牵“小手”的温暖姿态,在更多人心中播撒信仰的种子,让新时代的友谊精神与思政之花在我们心中常开常新。
(图文:路英 审核: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