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这充满喜悦与思考的早秋时节,9月16日上午我校数学老师们齐聚多媒体教室,共同走进常态课堂,聆听教与学的最美和声。
课堂显身手:生本课堂见真章
卢琳老师执教《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一课。卢老师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运用学生对除法的算法迁移,比如“做除想乘”来唤醒学生的旧知。课堂上卢老师通过“算法迁移——动手演示——数形结合——交流表达”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除法的含义,帮助学生构建了清晰的除法算理。另一方面,卢老师也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在资源对比中不断完善对除法算理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做中学、思中悟”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多层次的互动平台,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
徐辰辰老师执教《认识平均分》一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平均分的第一课时,徐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桃子、圆片等学具,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整节课教学条理清晰,学生活动有序,通过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课总结,拓展平均分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整节课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充分感知了平均分的概念,由“动手”向“动脑”的过渡,切实促进学生由单纯的操作经验向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转变,为学生后面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理论学习:观点碰撞启新思
丁菲老师、章叶老师分别基于两课进行了教材解读。丁菲老师从核心素养出发,运用知识迁移、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除法算式的算理与算法,这也是小数除法学习的重要基石。章叶老师围绕本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推进过程娓娓道来,重在突破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在不同分法中体会平均分的共性。同时通过操作强化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按份数平均分”的方法。
教研共提升:同频共振齐进步
各备课组畅所欲言,积极研讨。何玲洁老师指出在认识平均分时应强化分的过程,在分的过程中真正感悟平均分的内涵;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在观察发现中会表达“每份同样多”这样的话语。
荆亚琴副校长对本次活动作出高位引领,她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对于教材的研究,都关注到了本课的学习难点,同时也指出要借助数形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将算理与算法进行统一。
观课寻方向,研讨共提升。每次的教研活动,不仅给我们教师提供了自身发展的平台,还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在路上,教育在路上,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将满怀学习的热情,在思索中感悟课堂艺术,在交流中升华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促进专业成长!
(撰稿:蒋宁 审核:何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