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欣赏活动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对艺术美的欣赏和识别能力,提升幼儿的美术表现力的主要手段。为了帮助教师在名画欣赏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拓展新思路,寻找新方法,美术项目组于5月27日在于丽君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探随童心,走进名画”专题研讨活动。
一、案例分享互取经验
艺术节开展前期,各班已经将名画欣赏融入班级区域中,老师们简单分享自己班级名画欣赏开展的思路和进程。耿智蔚老师选择名画《千里江山图》,让幼儿尝试进行临摹绘画,感受它的颜色及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并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创意制作。顾敏瑶何慧铭两位老师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征和当前季节特征选择适宜的名画欣赏,让幼儿观察荷花和莲花的生长过程和特征,赋予幼儿美的体验。薛柯老师能够以谈话导入,了解幼儿对夏天最熟悉的事物,同时利用家长资源拍摄夏天的图片供幼儿欣赏,最后将幼儿感兴趣的名画《睡莲》投入区域,提供支架让幼儿从色彩、造型、光影等不同方面欣赏,从而运用点画、晕染等不同绘画形式表现荷花。
二、分组研讨智慧碰撞
接下来,老师们按照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分成三组,分组研讨适合各个年龄段幼儿欣赏名画的目标,并选择一张名画说明可以在班级开展的活动。通过分组研讨,集思广益,教师们一致认为,名画欣赏的目标是让幼儿能够感受美,欣赏美,能用语言完整表达自己对名画造型、色彩、构图的见解,同时也能将名画带来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而后,小中大分别选用《睡莲》、《向日葵》、《太阳也跳舞》为主题,梳理可以在班级中开展的活动。
三、理论学习自我提升
活动最后,美术组成员一同学习了小中大的名画欣赏策略,小班的名画选择适宜的欣赏内容,主题要协调并相融合,同时结合手工技能多元开展;中班的名画欣赏有三种方法:作品内容分析法、作品临摹体验法、作品内涵渗透法;大班名画欣赏可以让幼儿自主探究名画的色彩与材料,教师还可以在活动室里和幼儿共同创设了几个小型“名画体验空间”让幼儿在与名画意境空间的交互中,引申出与自己、与同伴、与大师的多向互动,从而更加有感而发地激荡想象,自主表现。
名画欣赏活动的形式不可能千篇一律,我们只要用心选择适宜幼儿的名画作品,准确把握大师和幼儿的心灵相通点,运用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为幼儿搭建丰富的创作展示平台,就能和幼儿一起领略名画世界的神奇和美妙。
撰稿:顾敏译 审核:陈雯娇 拍摄:顾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