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和煦沐校园,智慧碰撞谱新篇。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育效果,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2024年12月17日上午,龙二小数学组开展了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
数海探秘 智领课堂
王鑫老师执教《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王老师由学生熟悉的钉子板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任意围成的不同多边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比较,并尝试提出研究问题,一方面可以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同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充分的交流和引导,帮助学生聚集关键问题——钉子板上多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接下来的探索学习奠定基础。本课先从内部只有1枚钉子的多边形开始探究,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后放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内部有2枚钉子的情况,再鼓励学生利用这两次的探究经验自主展开操作、比较、发现的活动,探究内部有3枚、4枚甚至更多钉子的情况,并尝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关系,体会规律的趣味性和普遍性。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活动。整个教学活动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搭建了合适的平台,发现规律的“探究”味很浓,并通过反思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让数学课堂更为丰满。
研学相长 行稳致远
课堂展示结束后,老师们齐聚一堂,开展了一次深入的教学研讨。他们以王鑫老师的课堂实践为焦点,纷纷发表精准而富有深度的点评。章叶老师肯定了王鑫老师的教学闪光点:引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让学生探索钉子板上多边形的变化规律,通过控制变量解决多变量的复杂问题,数形结合理顺了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公式,初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顾鹏飞老师也提出建议:在教学关键和困难环节时,老师需要在教学环节上多加处理,关注全体学生的学情。
最后,龙二小数学教研组观摩了徐晓良老师的《数说嘉善》和程芳老师的《周期问题》。这两节课都拓宽了老师和学生的知识面,都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在用多样化的素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徐晓良老师以“数说嘉善”这一问题背景,开启对《大数的认识》单元的拓展与实践。徐老师借助三组大数材料,让学生经历在真实情景中选择、分析、对比,运用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对大数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利用大数表达现实生活和用数据分析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数感和推理意识得以进一步发展。课末“离开浙江,离开中国,你还想数说什么”,亦是渗透浓浓的家国情怀。程芳老师执教的《周期问题》,是在学生初步了解周期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生活中的周期现象。程老师从拍手打节奏导入课堂,围绕拉拉操、环形花球、扑克牌魔术等多样化的变式情境,引导学生探寻其中的周期现象,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周期中所包含的对象数量及排序,深化对周期现象的认识。此间,学生经历了灵活运用周期知识,并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和解释周期现象,从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推理意识。
智慧交流,专业共进。愿教研成果化作春风,吹开学生智慧之花,携手迈向数学教育的新篇章。
撰稿|卢琳
摄影|费玥
审核|戴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