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珍惜粮食光盘行,勤俭节约树新风
——记2025学年春学期新华实验小学第8周升旗仪式
发布时间:2025-10-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胡佳琦

迎着晨光,我们相聚在庄严的国旗下。

诸葛亮曾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是生活方式,更是修养品德的根基。而《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教诲,更提醒着我们珍惜每一份资源。五2中队的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和我们分享这份美德的当代意义。

首先,来自2中队的三位队员做自我介绍。


升旗手朱墨轩是一个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人很荣幸当上本周的升旗手。站在五星红旗下,望着五星红旗升起,我感到无比自豪。我爱好广泛,如:跑步、跳绳、打羽毛球……其中,我最喜欢跑步,因为生命在于运动。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护旗手陈弘博.jpg


护旗手陈弘博: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男孩,很高兴今天能当上护旗手,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愿以存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奥特曼说你相信光吗?是的,我相信!但我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星光。今天的我们在国旗下幸福快乐的成长,明天我们必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我一定努力学习,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护旗手方皓轩.jpg


护旗手方皓轩我积极向上,热爱集体,是同学的好伙伴,老师的好帮手。我喜欢画画,画里有五彩缤纷的世界。今天非常荣幸能成为护旗手,我感到无比自豪。迎着朝阳护着国旗,看着它冉冉升起,激动无比。现在在国旗下我以信念为帆,努力为桨,在知识的海洋里继续乘风破浪,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

国旗下讲话.jpg


2中队带来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勤俭节约,永不过时的美德》。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为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树立勤俭节约意识,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携手共建节约型校园!在此我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节约每一滴水。我们要以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为荣,以浪费水源为耻,见到滴水的龙头,及时拧紧。避免大开水龙头;用水完毕随手关闭水龙头。

2.节约每一度电。我们要以节约用电、合理用电为荣,以浪费电力为耻,在每次最后一个离开家、教室、办公室前,勿忘关灯和关闭各种不用的电器。做到人走灯灭,人离扇停。

3.节约每一粒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光盘为荣,以剩饭为耻。每一粒粮,都是劳动人民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成果,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需要我们用节约的行动去感悟和践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远见、一种智慧,节约更是一种境界。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在校园里蔚然成风,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师生的常态习惯,成为一种校园的新风尚,让我们携手创建节约型校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诗朗诵.jpg


秋风渐紧,木叶染霜,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最具诗意的“霜降”。它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烂,也是“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的悠远。五2中队用诗歌带着大家一起感受这份独有的节气韵味。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岁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迎霜降 ・何景明

霜气侵寒树,秋声入暮川。 雁归天路远,叶落空林闲。 荒村烟火冷,野渡楫舟残。 静对山川变,幽怀独悄然。

《霜降前四日颇寒》  宋陆游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然灰。


在本次光盘行动中,以下班级被评为“光盘模范班”:1班、六1班、六2班、六3班

光盘模范班.jpg


以下同学被评为“光盘小达人”:

1班 黄恒屹、梁毅琛;

1班 仇怡博、王诗月;

2班 王子萱、徐滢;

1班 宿子豪、柴嘉;

2班 倪一凡、王宁杰;

1班 张子萱、朱俊豪;

2班 张晟浩、张泽语;

1班 吴晨熙、张子琪;

2班 朱宝睿、张宇驰;

3班 张文轩、赵以禾。


“家国同心 月满华诞”庆祝国庆节、中秋节主题活动中,以下同学的国庆创意画作品脱颖而出:

一等奖:三2班张梓阳

二等奖:三2班王子萱、四1班柴嘉、四2班王鹏、四2班尹佳蕊

三等奖:三1班林木子、三1班解闰月、四1班邓亦瑶、四2班刘梓菡、四2班段语馨

创意画获奖.jpg


在仪式最后,主持人宣布了本周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他们是1班、三1班、三2班、1班、四2班、五2班

流动红旗.jpg


撰稿:黄蓉     摄影:胡佳琦     审核:陈建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