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推动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地,搭建区音乐教师交流研讨的优质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11月7日,新北区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飞龙实验小学开展。本次活动以“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为核心主题,聚焦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实践,顾函榕、刘利民两位老师分别执教《阿西里西》与《洗衣歌》,全区音乐教师齐聚一堂,共研教学新路径。
活动伊始,顾函榕老师率先带来《阿西里西》一课。课堂上,顾老师身着彝族民族服饰,从歌曲的彝族文化背景导入,引领学生探秘火把节,用“钻城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解码彝语“阿西里西”,围圈手拉手跳彝族舞蹈,让学生直观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在教学中,李老师将节奏、旋律、语言与“跳跳乐”形式深度结合,引导学生在跳跃、律动中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准确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更通过模仿彝族舞蹈动作,深刻理解了“阿西里西”所蕴含的欢乐、团结的文化内涵。
随后,刘利民老师执教的《洗衣歌》,以劳动场景为灵感,设计“洗衣律动跳”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藏族舞步的过程中,理解了音乐作品背后的深意,让同学们在唱跳结合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既锻炼了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肢体表现力,又实现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趣味律动的有机结合,展现了音乐课堂“以人为本、注重体验”的教学理念。
评课研讨环节,大家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展开了热烈讨论。刘利民老师代表执教教师团队进行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阐述。西夏墅小学张曦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音乐课堂是对新课标理念与教材编写意图的一次成功实践。《阿西里西》一课从“钻城门”游戏到“三步一踢”舞步学习,《洗衣歌》一课从模仿洗衣动作到学习藏族“颤膝”“甩袖”舞姿,始终将音乐聆听、歌曲演唱与身体律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真切感受到音乐是“舞”的灵魂,舞蹈是“乐”的体现,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河海实验学校的王亭老师提出,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紧扣“民族音乐“与“合作体验”,学情分析贴合三年级学生特点,用丰富的音乐与舞蹈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达成“感受民族文化、提升艺术表达”的目标。同时,两节课凸显出了文化内涵,构建“情”与“境”的生动课堂。无论是《阿西里西》中对彝族火把节、彝语含义的探究,还是《洗衣歌》中对军民鱼水情的背景介绍,都为学生搭建了理解民族文化的桥梁。通过创设“彝族儿童游戏”“藏族群众洗衣”等生动情境,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文化语境中学习音乐,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更培养了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和深厚家国情怀。
薛家实验小学姚明珠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老师们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表达和思维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对于学生来说有时空距离感的音乐文化历史背景,我们可以联系学生当下生活中熟悉的切入点来帮助他们真正理解作品背后的创作内涵。
最后,区教研员周文雅校长对本次教学研讨做专业引领,强调音乐教学要始终以新课标为导向,深入钻研新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与教学要求,以终为始进行教学。
此次教研活动的成功开展,为全区音乐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实践范例与交流机会,相信新北区小学音乐课堂将焕发更多活力,让孩子们在艺术熏陶中绽放光彩。
(撰稿:于清波 摄影:于清波 审核:徐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