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中学>>文章内容
行走的大思政课之九年级研学课程 | 以脚步丈量历史 以诗词浸润心灵
发布时间:2025-11-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姚婧晔

  朔风虽起,诗心愈暖。11月20日,我校九年级全体师生赴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开展了一场以“诗词下江南”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这是一次行走的大思政课,同学们在实景中感悟文化,在行走中坚定自信,在体验中锤炼品格。

  走进双博馆 感悟历史厚重

  研学首站,同学们来到了扬州双博馆。这座融合了雕版印刷博物馆与扬州博物馆的现代化展馆,不仅是扬州文化的地标,更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生动见证。在“感悟历史发展,品味人间烟火”的主题引导下,同学们穿梭于一个个展厅之间,从古朴的青铜器到精美的陶瓷,从生动的木偶戏道具到细腻的扬州剪纸,尤其是馆内珍藏的雕版印刷实物,无声诉说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

  在这里,历史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可触可感的实物与场景。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扬州作为“运河第一城”的辉煌过往,更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生生不息。这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更是一次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的深情唤醒。

  漫步瘦西湖 品味诗词意境

  “园林之盛,甲于天下”。午后,研学队伍走进了闻名遐迩的瘦西湖。这里不仅是风景秀丽的园林,更是一座露天的诗词博物馆。在“寻诗词·观园林,感悟历史发展,传承多元文化”的指引下,同学们沿着“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经典路线徐徐前行。

  穿过烟雨朦胧的长堤春柳,驻足精巧别致的徐园,登临湖中胜境小金山,远眺乾隆垂钓的钓鱼台,仰望如莲花盛开的五亭桥……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历史的韵脚上,每一景都对应着千古流传的诗句。同学们在真实的场景中与古人神交,于湖光山色间真切感受到了中华诗词的永恒魅力与园林艺术的精妙绝伦。

  践行思政课 收获成长力量

  此次扬州之行,是一堂精心设计的“行走的大思政课”。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将思政教育的目标—巧妙地融入行程的每一个环节。在双博馆,同学们感悟的是“匠心”与“传承”,在瘦西湖,同学们体验的是“审美”与“融合”。

  在扬州,九年级同学们在集体行动中增进了凝聚力,在观察思考中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趟旅程,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拓展,更是一次意志的磨练、品格的升华和青春的洗礼。

112105.jpg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扬州研学,让九年级的同学们在冬日的暖阳下,深刻理解了“文化自信”的内涵,这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必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实的步伐,走向未来,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