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轮递芝兰继,弦颂不绝薪火承。孟秋时节,天朗气清,龙城教坛喜迎一批怀揣教育热忱的新锐园丁。为助力新入职教师在试用期内筑牢师德根基、锤炼教学技能、明晰职业方向,平稳实现从“教育新人”到“育人之师”的角色跨越,2025年8月20日至22日,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于龙城初级中学精心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试用期入职培训。全区数百名新教师齐聚一堂,以学习为舟楫、以理想为风帆,共同开启了为期三天的职业成长新征程。
明方向、守初心——夯实职业基石
8月20日上午,新教师们怀着期待与热忱齐聚会场,参加庄重的开班仪式。新北区教育局副局长、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施虹亲临现场并发表动员讲话。她首先代表区教育工委、教管中心,向加入新北教育大家庭的新教师们致以热烈欢迎,随后简要介绍了新北教育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未来发展规划。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施主任对全体新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与具体要求:其一,要坚定教育理想,恪守师德规范,将育人初心融入日常教学;其二,要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在实践中精进业务能力,尽快适应教学节奏;其三,要科学规划试用期及长期职业发展路径,实现专业持续成长;其四,要主动融入学校集体,凝聚团队协作力量。她勉励新教师们早日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新北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接下来新北区新桥初中教师郑彤作为新教师代表上台发言。她分享了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理解与憧憬,呼吁全体新教师珍惜此次试用期培训机会,以虚心的态度学习、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在拓宽教育视野的同时坚守育人初心,不断提升专业本领,用爱心与智慧陪伴每一位学生成长,努力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好老师。
为进一步强化新教师的使命担当,筑牢育人初心,培训特别设置了新教师宣誓仪式。全体新教师身着正装、肃然站立,高举右拳,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许下庄严承诺:“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铮铮誓言回荡在会场,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郑重承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激励着每一位新教师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铭记使命、砥砺前行。
开班仪式的氛围尚未散去,培训课程随即拉开帷幕。当天上午,新北区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处长吴伟以《国家政策法规解读和师德师风教育》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他结合多年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系统解读了国家及地方层面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通过剖析多个师德师风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吴处长强调,依法执教是教师从业的基本准则,高尚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新时代教师必须时刻绷紧师德之弦,自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自身言行守护教育这片净土,为试用期乃至整个教学生涯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历经上午的思想洗礼与政策学习,8月20日下午的培训聚焦“教育者的精神内核与未来发展”。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蒋波教授以《教育家精神与未来教师发展》为题开讲。他从“何谓精神、教育家、教育家精神”三个核心概念切入,层层递进地指出,新时代教育者需兼具多重角色。谈及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蒋教授深入分析了“教育内卷”等现象的成因与影响,强调教育应转向培养全面发展、具适应力的个体。针对新教师的试用期成长,他提出明确的成长路径: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既要筑牢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根基,又要学会与技术共生,精准把握教师职业“师范性、技术性、学术性”的三重特性。蒋教授的讲座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让新教师们深刻领悟到教育的深层意义,为试用期的专业成长汲取了充足的精神力量。
强技能、促创新——提升专业素养
进入培训第二天,课程重点转向新教师试用期必备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助力新教师掌握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核心方法,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
8月21日上午,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副主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徐伯钧教授,以《教育教学案例与论文写作规范》为主题,开展“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专业表达”专题讲座。徐教授采用高互动性的授课形式,他围绕专业表达核心,以高互动形式系统解析其常见类别、学术论文逻辑范式及实践价值,强调专业表达植根于教育实践的细致观察与深度反思,且有可遵循的科学习得路径。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挑战,徐教授最后呼吁新教师坚守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的本真初心,为未来的教研工作打下基础。
随着数字化教育的不断推进,掌握智能教育技术成为新教师的必备素养。8月21日下午,常州市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黄炎主任以“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教育变革”为核心主题,带来《数智赋能智教未来——数字化环境中的教与学》专题讲座。黄主任通过生动的视频串讲,直观展现了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独特魅力,让新教师们切身感受到数字化教育的便捷与高效。讲座围绕“数字赋能智慧教育”展开,从六大教育新技术的应用场景、智慧校园环境的构建要点,到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向、AI驱动的教育评价改革,再到国家和省平台的功能介绍与未来发展目标,强调了教育技术应用的育人目的与注意事项,寄望未来更多教师借助人工智能优化教学,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与学。
为帮助新教师将人工智能技术切实融入课堂教学,新北区初中信息技术教研员蒋楠主任紧接着带来了实操性极强的讲座——《让AI真正服务教学——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分享》。蒋主任以穿插智能体运行步骤、结合视频讲解的形式,展示多个智能体应用于教学的案例。讲座中,他不仅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定义与发展阶段,分析了其对教育教学变革的推动作用及对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还分享了定制教学资源、自主编程、智能体应用等课堂实例,指出未来需教师持续提升技术运用能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协同、助力个性化教学。
重实践、谋长远——明晰成长路径
培训进入最后一天,课程聚焦教学常规落实与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旨在帮助新教师将前两日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明确试用期及长期职业发展的方向,实现“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8月22日上午,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数学教育专家潘建明以《“四新”改革背景下教学常规落实的策略与途径》为题开展讲座。潘教授围绕“如何科学落实教学常规”展开深入探讨: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优化,到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再到高效落实常规的具体途径,强调自觉教育重要性,鼓励教师唤醒、激励学生。针对新教师易出现的教学问题,潘教授提醒大家杜绝教过剩、教不足、教跑偏的“三教”现象,倡导课堂从老师讲明白转向学生想明白,为新教师教学实践提供切实指导。潘教授的讲座干货满满,为新教师试用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
新时代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8月22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院长、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家庭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邵泽斌,以《新时代好教师的实践美德—新时代好教师“家”在哪里,“新”在何处》为题带来精彩讲座。他聚焦人口与科技变化对教育的影响,指出智能化时代教育需聚焦培养爱的能力、伦理素养、具身欲望与创造思维。他结合多个真实教育案例,倡导新教师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精神纯净与生活热情,重视审美体验,强调情感与审美是专业奋斗的核心驱动力,劳动教育应注重劳动情感培育,让新教师们对“新时代好教师”的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深受启发。
三天的培训充实而短暂,在最后环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教师发展科张爱娟科长做培训小结。她首先回顾了本次试用期培训三天的核心内容,从师德师风建设、政策法规解读,到专业技能提升、智能技术应用,再到教学常规落实与教师综合素养培养,帮助新教师梳理知识脉络;随后,她针对新教师的试用期成长提出四点具体建议:一是系统阅读教育名著,通过理论学习强化专业积淀;二是深入研究新课标与新教材,精准把握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三是充分依托江苏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优质资源,主动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四是勇于投身教学实践,通过多听课、反复磨课、积极开课,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水平。
强国初心梦,教坛育新知。此次为期三天的新教师试用期入职培训,既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技能的充电,更是一次职业方向的导航。它为新教师们明确了试用期的成长目标,注入了前沿的教育理念,筑牢了职业发展的根基。培训结束后,新教师们纷纷表示,将带着满满的专业收获回归岗位,把培训所学切实转化为育人实践,秉持“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初心扎实成长,为新北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