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动态>>文章内容
烛火长明照杏坛,素养深耕启新程 ——记新北区教师素养提升全员培训系列活动(七)
发布时间:2025-11-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爱娟

烛火灼灼,照亮教育深耕之路;素养灼灼,筑牢育人发展之基。114日下午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主办的教师素养提升全员培训系列活动(七)在河海实验学校200人报告厅如期举行。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代表、区第六批优秀教师培育室成员齐聚一堂,共赴《“教—学—评”一致性的学科与学校实践》专题盛宴,苏州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李勤华以其深厚的教育智慧,为在场教师奉上一场专业成长的思想盛宴。

1.jpg  李勤华校长以教育实践者的敏锐洞察与研究者的深刻思考,为教师们解锁“教—学—评”一致性的深层密码。开宗明义新课标中指出,新时代育人育才的目标要求与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路径,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就是“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是围绕国家课标落地的核心技术,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观念,也是教师教学关键技术。

为推动“教学评一致性”深度融入学科教学,各学科应围绕“研究单元、设计评价、编制方案”三大核心方向展开探索,以清晰路径破解教学痛点,助力核心素养落地。

研究单元是学科探索的首要环节。不同于单课时教学,单元备课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统筹主题、目标、内容、评价、实施与反思,且紧密对标核心素养。单元作为“统摄中心”,通过具体组织者(如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开展项目等)整合教学评。学生经一个单元学习,能获得完整学习经历、形成系统经验,进而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避免单课时教学中难以突破复杂任务的局限。

设计评价是关键支撑。评价并非教学收尾,而是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作用:既能“为学习评价”,促进学生针对性提升;也能改善学科教学、完善课程设计、监控学业质量。评价如“导航仪”,需先于教学设计,且贯穿教学全程,通过科学评价引导学生精准对标学习目标,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实践中,各学科重点开发单元评价工具,让评价有章可循。

编制方案是落地保障。各学科推行“一单元一总方案、一课时一分方案”模式,推动方案从详案向简案优化,更从教师视角的教案转向学生视角的学案。教师在编制时,需同步设计教学目标、评价任务与教学过程,确保实施中三者高度一致。

“教学评一致性”是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遵循,需学校层面落实课程视角的“一致性”,更需教师层面践行教学视角的“一致性”。此次学科探索为教学实践提供清晰指引,助力课堂提质增效。

这场培训恰似一场素养深耕的“及时雨”,李校长的智慧分享不仅驱散了教师们在“教—学—评”实践中的迷雾,更点燃了大家专业成长的热情。参与培训的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课堂实践的动力,让“教—学—评”一致性的火种在日常教学中燎原,最终汇聚成新北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在育人之路上行稳致远,绽放光芒。

微信图片_20251105150917_19_115.jpg

(撰稿、摄影:祁琴花优秀教师培育室徐敏华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