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从对抗到理解:一场关于手机与亲情的修行——常州市龙城小学第38期“智慧父母”成长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苏文艳

如何化解与孩子之间的“手机拉锯战”?本次的家长课堂我们聚焦 “手机使用与亲子关系” 这一核心主题,特邀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资深学习能力提升训练师——马芬老师, 为家长们进行了一场启发深度的精彩分享。

一、“白熊效应”与孩子的内心世界

马芬老师先通过手指分开游戏,让家长快速进入角色,亲身体会,再引出了本次讲座的关键——“白熊效应”。当我们不停地对孩子说“不要玩手机”,孩子脑子里接收到的核心信号恰恰是“玩手机”。这就是奇妙的“白熊效应”——越是压抑,越是强化。马老师通过 “四远、三近、两低” 的精辟总结,为我们描绘了当亲子关系疏远时,孩子可能陷入的困境。四远:离父母越远,离自信越远,离朋友越远,离现实游戏越远。三近:离压力恐惧越近,离粗暴、宠溺或放任越近,离厌学越近。两低:低自尊,低安全感。

二、手机使用管理——从“情绪对抗”到“温柔坚定”

1. 关注即强化:我们的本能总是关注孩子的“负向”行为,但这反而会强化它。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转向积极的方向。

2.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大脑的杏仁核(情绪)优先于海马体(学习记忆)。当孩子(和我们自己)有情绪时,讲道理是无效的。

3. 做“定海神针”式的家长:现场体验“到点了,手机给我!”这句话重复五遍后,我们都感受到了自己情绪的波动。这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情绪稳定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规则面前,我们需要的是“温柔而坚定”地表达底线,而非怒吼与妥协。

三、重建亲子关系——理解是更深层次的爱

亲子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石。对于低年级孩子,他们更直接地接收信息,简单清晰的指令更为有效。而对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家长的情绪稳定性和自我成长,是给孩子最宝贵的安全感来源。请牢记马老师送给我们的一句话:“理解是更深层次的爱。” 当我们真正尝试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与恐惧时,爱才开始真正流动。

感谢马老师为我们带来这场既易懂又贴切实际的思想盛宴。教育孩子,本质上是一场自我修行。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有意识地避免“白熊效应”,努力做一个情绪稳定、善于理解的家长,用智慧和爱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信任与安全感的成长环境。改变从觉察开始,成长在点滴之间。

(撰稿:周雨洁  摄影:邵理科  审核:苏文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